2024年,唐山投控(文旅)集团主动对接市场、抢抓机遇,守正创新、奋力攀登,成功并购上市公司,获评全国模范职工之家,南湖挂牌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投控斩获高品质AAA信用评级,文旅入选MBI百强品牌,子公司和项目获评国家、省、市20余项荣誉称号。
一、强根铸魂擦亮底色,党建工作质量全面提升
集团系统开展党纪学习教育,用空前的决心和力度部署抓实“党建再提升”专项行动,让全体党员干部经历了系统深入的党建洗礼。主体责任担得更实。深化党的全面领导,动态优化“三重一大”决策制度,全年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212项;各总支、支部委员会全部出台前置清单,在企业治理中发挥领导作用。始终扛牢政治责任,援疆项目一期完工,援藏团队完成首期共40天的驻地任务。基层堡垒筑得更牢。紧跟企业发展,构建涵盖10个总支、54个支部的党组织架构体系,健全了以党建工作权责、考核等59项制度为核心的党建工作机制,党员队伍壮大到765人,较年初增长24%;选优配强专兼职党务干部107名,压茬开展党务培训19场次,1400余人次参加,命名集团级“岗区队”29个、总支级47个,选树标杆支部3个、潜力支部3个,通过指导、观摩、交流,组织基层支部“比学赶帮超”活动35次,使党建的触角真正延伸到了岗位、灵魂。宣传思想成色更足。让党的创新理论占领意识形态高地。全年开展党委会“第一议题”学习36次,逢会学党纪成为常态;组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14次,各级党组织跟进学习150余场次。“一报一网一微一号一平台”高效运转,累计发布新闻报道5700余篇,登上中央、省、市级官媒1180余篇。舆情管控严准细快,负能量“销声匿迹”,好声音“纷至沓来”。
二、优化布局兵团作战,企业发展空间深度拓展
集团锚定国有综合投资运营平台定位,聚焦主责主业,把稳投资方向,推进项目30个,有力支撑五个板块扩容发展。文旅板块质效双升。接手青山关运营,落地海洋馆、潮盒等精品项目,形成五个景区、八家酒店、四馆一街、一山一基地一中心的文旅产业发展集群。布局智慧餐厅,打造文旅云餐体验中心,“一堂两厅五中心”和团餐点位达到82个,服务半径20万人。农业板块多极发力。赵新庄、沙石峪、阚田村3个乡村振兴项目相继建成投用;百信花生生产线投产;迁西板栗生产线扩容,日产量超过20万袋;且末国土空间绿化项目完工;农业供应链平台“唐山集”成功立项。数字板块协同发展。全市“一朵云”架构初步形成,实现市内云资源统管;“一组库”梳理数据10万余项,归集数据500亿条,成效初显;信创替代一期完工;幸福唐山APP用户突破270万人,上线服务287项;以旧换新平台建成投用,开展业务8000余单。置业板块稳扎稳打。金地A组团、赖旺庄和李官屯回迁房、市中医医院迁建等项目如期完工;文旅书院、南湖后街等项目扎实推进;体育场北侧地块、弯道山示范单元、母婴小镇、颐唐康养、御景学府等项目兼顾手续和设计,为开工投建做足准备。战新板块谋定而动。锁定人工智能、大健康方向,深化顶层设计。
三、精塑品牌高聚优势,形象提振功能有力彰显
集团聚焦“唐山周末”“唐农”等品牌,发挥城市名片作用,在提振唐山形象总体战中一马当先。南湖灯会牌子更亮。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成功举办第五届唐山南湖春节灯会,全网曝光量突破10亿次,顶级官媒多次报道,登上全国灯会庙会排行榜榜首,获中国案例大赛品牌创意奖。旅游资源联动出击。各景区景点以节期为轴,推出新春潮玩、一路生花、情满唐山、冰雪欢乐季等系列主题文旅活动,打造了无人机、管弦乐、激光秀等爆款场景,看点不断、深受欢迎,年游客量突破1100万人次,达到历史最好。南湖获评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。各场地场馆举办足球、篮球、游泳、搏击、攀岩等赛事活动2000余场,国家省市级专业赛事相继落地,武林风、谁是跨界王等赛事活动驻唐举办,线上观看量突破3000万人次,有力宣传了“英雄城市、大爱唐山”。品牌产品走向全国。红玫瑰骨瓷品牌荣获首批“河北老字号”,栗栗家、百信花生,与中粮集团、永辉超市等大型平台达成合作,“唐农”品牌影响力、美誉度日益显现。
四、严防风险消除隐患,企业安全根基愈加稳固
集团以底线思维抓安全,一丝一毫不放松,取得了安全发展的又一年全面胜利。合规管理见真章。聚力发挥职能部门指导监督、审计“经济体检”功能。对重点领域、关键环节分类开展专项检查,从决策程序、财务基础、合同管控、预算管理、内控制度执行等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审查经营活动的合规性、效率性和经济性。通过持续查、严肃改、真追责,促进了制度的科学化、落实的严肃化、管理的合规化、流程的标准化。维稳工作有实效。面对信访压力增大、不稳定因素增多的实际,因时因势设立信访办公室,完善主体责任体系,推行领导包联机制,执行周调度工作制度,39件积存信访件清零,40余件新增信访隐患消除,保证了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。安全和环保达标竞进。紧盯建筑施工、大型活动、消防、食品等安全领域,扬尘治理、酒店排污、景区环境管治等三个环保重点,推进大面积隐患排查47次,整治问题385项,责任体系更加健全,制度机制愈加规范,教育、防控、深查、严治、追责的管理链条日益完善,实现全年“零事故”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