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礼援奥载誉归,披甲再守英雄城。唐山文旅集团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团队:数月前,他们带着市委市政府和集团党委的嘱托,毅然奔赴张家口崇礼冬奥帮扶服务保障一线,并于3月14日圆满完成保障任务胜利归来;3月19日,还未褪去疲惫和风尘的他们,毅然选择再次披甲执锐,挺进疫情防控战场,用文旅人敢打必胜、连续作战的钢铁意志,履行着文旅铁军的责任与担当。他们就是唐山文旅援奥、战疫“双志愿”团队!
争分夺秒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
为全力支援全市疫情防控工作,唐山文旅集团党委组建了疫情防控志愿服务“突击队”。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,70名志愿者投入到支援全市疫情流调工作一线。这其中,便有14名参加过援奥任务的“战士”。
流调工作就是与时间赛跑、与病毒较量。刘利群曾任集团援奥团队副领队。面对疫情,他再一次冲锋在前,与战友们迅速进入工作状态,不分昼夜,吃住一线,连续奋战,出色高效地完成了各项任务。
孙瑞雪是一名预备党员,在执行援奥任务时,她总是冲在最前面。面对战疫任务,她再一次冲了上来,满腔热情投入到新的战斗中。连续两次参加重要支援任务,家人给了孙瑞雪莫大的支持。“为了不辜负家人的理解和支持,我一定会认真完成每一项任务!”
孙立影在完成3个多月的援奥任务后,本想利用休息时间回石家庄看望父母。面对疫情,她毅然加入到流调队伍,而此时,她已有近半年时间未见到父母了。孙堃在高效完成流调任务的同时,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开导流调对象,帮助他们增强勇气、渡过难关。为提高工作效率,尉清柏放弃休息时间,录下业务比较熟练的战友们的流调沟通过程,反复听、反复记,最终成了本组流调工作的一把“好手”。张益卿则和所有流调队员一样,把细节了解到极致,有时一个流调电话就要沟通50分钟。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,耳朵早已有些耳鸣,流调信息一条一条记录,手指也已经有些酸疼,但集团党委的关心关怀和坚决守护这座城市的信念,始终支撑着他们一往无前……
全力以赴 坚守民生保供生产一线
援奥是战场,疫情防控也是战场。在文旅餐饮公司,这场战斗自3月19日起便从未停歇。为保证相关医院、学校及社区居民、一线防疫人员的餐饮供应,每天近2万份的三餐保障是必须完成的任务。面对重大任务,刚刚完成援奥任务返唐的常少芳、鄂志超等7名同志,收拾行囊再度集结,全力投入到每日团餐生产配送保障一线。
3月20日凌晨4点半,鄂志超便匆匆赶到公司。而在此前一天,作为医生的妻子已赶赴所在医院,加入到抗疫大军之中。因此,鄂志超只能将年幼的孩子托付给父母。鄂志超主要负责餐食配送工作,每天需要三次往返于公司和服务单位之间。为让大家吃上一口热乎饭,每天早上5点起床、晚上8点回到公司已是常态。每晚回到公司后,他还要为第二天的送餐做准备,整理保温箱、做好标签分类,经常忙碌到深夜。
张文旭主要负责库房管理。按照疫情防控要求,运送生产物资的车辆不能直接进入厂区,只能通过其他方式将物资运进库房。为确保生产物资供应有序,凌晨三点的厂区内,张文旭已和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最多时近9吨的生产物资,他们需要通过板车一点一点地运进库房。厂区门口与库房之间短短100多米的距离,张文旭每天都要往返走上十几公里。
在崇礼援奥时,没能见到奶奶最后一面成了桓宇的遗憾。这一次,他勇敢冲上疫情防控一线,想用志愿奉献和优异表现,让亲人继续以他为傲。计划在今年6月份结婚的张琪,顾不上筹备婚礼,便立即到公司进行支援。20岁的李爱茜,同样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播撒在了援奥和抗疫的战场上。
常少芳和尹靖文在原岗位上主要负责财务、行政等工作。进入生产一线,她们都为大家忘我工作的劲头所感动。“车间里每天都要处理上万斤的蔬菜。进了车间就不能有一丝分心,不然跟不上大家干活儿的节奏。”每天机械性重复同一动作几万次带来的身体酸疼使得她们很难入睡。但第二天,她们总会精神抖擞地出现在工作岗位上。
文旅餐饮7名“双志愿”人员,以埋头苦干、勇毅向前的精神状态,为这场民生保供战贡献着无穷力量。
勇往无前 挺进隔离服务接待战场
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,集团旗下南湖足球酒店、南湖会展酒店、唐山宾馆被确定为定点隔离酒店。面对人员相对短缺的情况,援奥战士们再次展现出了连续作战的铁军精神,义无反顾挺进隔离服务接待一线。
唐彬彬、徐孟佳、孙涛、康智勇4名同志在接到任务后,第一时间从家中返回唐山宾馆,穿上熟悉的防护服,全力做好风险人群的服务接待工作。整理房间、准备物资、登记记录,人员入驻的第一晚,他们便在无眠的坚守中度过。在做好隔离人员服务的同时,他们还注意关注大家的心理状态。当出现隔离人员暂时不理解甚至是误会的时候,他们总会耐心地与之交流,并最终和隔离人员成为朋友。一位隔离人员竖起大拇指对他们说:“唐山宾馆,忒行!”
而在作为定点隔离医院的眼科医院,同样活跃着一支唐山文旅援奥、战疫“双志愿”小队。万丽、黄华、崔洋、李昕阳4名同志在接到支援任务后,第一时间加入到抗疫大军中。9层楼、180个房间,仅仅是送餐任务,他们每天都要往返3次。为让服务对象吃得热乎一点,每天5点半,他们便会起床,有时一忙,就忙到下午2点多。密封的防护服异常闷热,他们便只在防护服里穿上单衣单裤。即使如此,每天忙碌下来,这些单衣单裤都几乎能拧出水来。此外,他们还要负责送药、送水、消杀等诸多工作。为保证每天上千次的任务零差错,他们总会把细节写在记录本上:某某房间的客人有糖尿病,注意餐食配送不能出错;某某房间需要特定日常药品,记得定时送……正是这些追求完美的点滴细节,让他们的工作中从来没有出现过错误。
在隔离酒店运转保障一线,还有更多的援奥志愿者们。他们打破工作界限,力所能及做着一切能够做的事。在前厅、在后厨、在设备设施维护现场,他们始终默默坚守着,践行着“感恩 责任 奋进 荣耀”的企业精神。
聚沙成塔 筑起抗击疫情钢铁防线
这个略显寒冷的春天,留给唐山的记忆,不仅是雪和冷,还有无数平凡人燃烧的光与热。在唐山各个居民社区里,正有近200名文旅集团志愿者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。这些人中有党员干部,有普通员工,更有刚刚从崇礼返唐的援奥志愿者们,他们将援奥志愿精神转化为抗击疫情的实际行动,汇聚起众志成城的必胜力量。
张蕾在得知所在社区征集志愿者后,第一时间报了名,帮助协调队伍秩序,做好相关居民安抚工作。出色的工作也赢得了居民们的肯定。当有人问起她的工作单位时,她总会骄傲地回答是唐山文旅集团。
鉴于张蕾有着援奥工作相关经验,她被社区安排到了核酸检测第一线,协助医护工作者做好咽拭子采集样本入管工作。面对可能出现的危险,医生笑着对她说:“现在咱俩都站在了刀尖上,一定要注意安全!”张蕾也会笑着回答:“加油!”
文旅酒店的何乐同样参与到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中,负责核酸检测扫码和采样工作。因社区居民较多,她往往需要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,经常顾不上吃饭。在这场全民战疫中,这位陕西姑娘用自己的勇敢和坚韧,守护着她的第二个家乡。
此时此刻,还有更多的唐山文旅援奥、战疫“双志愿者”奋战在社区防疫一线、疫情流调一线、民生保供一线、隔离酒店运转服务一线……正是这样的文旅铁军,用默默无闻的付出,汇聚成了唐山抗击疫情的磅礴力量。